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科室职责

 

党建工作室

负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的宣传教育;组织实施党的各项工作制度;负责党员教育、监督管理等;负责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党员发展工作;负责党委、纪委、统战日常工作。

办公室

协助领导组织协调中心日常工作;负责对外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负责外事管理、接待、信访工作;负责档案资料管理、文件管理、保密工作、会议管理和催办督办工作。

组织人事科

负责中心机构建设、职责分工,定岗定编工作;负责人事工作管理制度制订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负责干部选拔与管理、专业技术资格管理与评聘工作;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负责人员的考核、奖惩工作;负责劳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工作;负责人事档案管理、技术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工作。

财务科

负责中心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工作;负责中心年度预、决算的编制工作;负责中心资金使用监督和会计核算工作;负责中心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负责中心各类资金的发放工作;负责中心财务审计工作;负责中心各种财务档案、资料的管理;负责中心各类项目的绩效审核工作。

总务科

负责中心后勤保障和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工作;负责中心固定资产及物资调配管理工作;负责中心房屋、水、电、气、暖等现有设施的维修管理及相应保障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负责中心物业及卫生保洁管理;负责组织监测仪器设备检定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工作;负责中心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和辐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中心车辆管理工作、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工会办公室

负责中心工会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工作;负责中心工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中心共青团等其他群团工作;负责中心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负责中心离退休人员活动的组织和安全保障工作等;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技术管理室

负责中心科研管理、技术研究管理及相关工作;负责中心外事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管理;负责中心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工作;负责中心年度各类项目招投标的组织实施、合同签署、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及项目验收组织等工作;负责中心集采、零散采购等各类物资的采购工作。

质量管理室(华北区域质控中心)

负责中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工作; 负责中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负责中心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能力、标准方法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负责组织对区级生态环境监测站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华北区域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心日常工作;负责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研究工作。

数字信息室

负责拟制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相关管理规定和信息化标准;负责中心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协调各业务科室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中心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负责中心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调整、更新及公共设备的管理;负责中心信息化工作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现场监测室

负责水、气、土壤、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振动等环境和污染源的采样、现场检测工作;负责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现场踏勘、监测方案制编、现场监测和监测报告编写工作;负责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准;负责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规范、标准、设备适用性等技术的研究。

分析实验室

负责各类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检测工作;负责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样品的分析检测工作;负责分析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校准;负责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规范、标准、设备适用性等技术的研究。

自动监测室

负责大气自动监测工作;负责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负责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负责大气环境自动监测规范、标准、仪器适用性等技术的研究。

遥感监测室

负责水、气、生态等环境质量与污染源遥感监测工作;负责中心遥感监测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负责编制遥感监测简报和报表,编写环境质量月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和环境综合分析报告等;负责组织开展环境遥感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技术、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综合计划室

负责编制中心年度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负责组织开展中心年度监测业务工作;负责中心年度业务工作总结及业务交流汇报等综合性工作材料拟制工作;负责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全市综合环境监测信息的收集、汇总和统一归口上报工作;负责各类综合环境监测信息、统计报表、环境质量相关报告的编写及上报工作。

大气室

负责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价、预测和信息发布等工作;负责编制全市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方案,负责管理大气环境研究性监测系统;负责编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简报和报表,编写环境质量月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和环境综合分析报告等;负责组织开展大气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水室

负责全市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价、预测和信息发布等工作;负责编制全市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监测方案;负责编制全市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简报和报表,编写环境质量月报、环境质量报告书和环境综合分析报告;负责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组织开展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土壤室(华北区域土壤样品制备与流转中心)

负责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负责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价、预测和信息发布等工作;负责北京市土壤样品库管理;负责华北区域土壤样品制备与流转中心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负责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编制,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分析、评价。

生态室

负责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及日常管理;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工作;负责生态环境评价工作;负责生态保护红线监测;负责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

污染源室

负责全市废水和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源监测信息的分析、评价、预测和信息发布等工作;负责全市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审核与报告;负责编制全市污染源监测简报和报表,编制污染源监测月报、年报,编写污染源综合分析报告;负责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全市环境统计工作,编制环境统计季报、年报和综合分析报告;负责组织开展污染源排放监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污染源排放清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温室气体监测室

负责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方案编制; 负责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及运行;负责温室气体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评价、评估;负责温室气体监测技术、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

三监(大数据)室

负责统筹开展“三监”联动工作机制中“监测”相关工作,负责基于多源大数据问题线索的挖掘及汇总、推送工作;负责“三监”相关调度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编制“三监”相关分析报告;负责组织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资源库的建设。

移动源监测室

负责组织开展移动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移动源在线监测的分析、评价;负责组织开展移动源监测方面的技术研究。

噪声监测室

负责噪声、振动现场监测相关工作;负责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噪声和振动环境的分析、评价、预测和信息发布;负责组织开展噪声自动监测方面的技术研究。